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医院医院托管,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资源。特约摄影郝永宏摄
年9月,河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医院签订托管协议,由省院对医院进行全面托管。
年8月4日,河津市医疗集团挂牌成立,集团涵盖医院、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13家医疗单位。医疗集团实现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医院医院绑定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河津市积极构建省、市、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同质化服务,形成分级诊疗新格局。
一体化的实施,初步实现“五升三降”的改革目标,即医保实际补偿比上升,县域患者下转率上升,居民健康素养提升,乡镇卫生院普通门诊人次上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提升,居民自付费费用下降,患者外转率下降,急慢性疾病患病率下降。
自古以来,“病有所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百姓的福祉。
河津,地处山西省南部,运城市西北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多年前,在这一方热土上,禹凿龙门,导河入流,救民水火,光耀千秋,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进步的壮歌。岁月更迭,阳光普惠,从去年5月开始,河津市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全面铺开,扎实推进,改革红利惠及9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40万人民。
以省院托管为契机做强龙头
医院是当地医疗服务的龙头,也是全市医改的重点单位,如何做强龙头,舞动龙尾,走活全局,成了医改的关键。年9月,河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医院签订托管协议,由省院对医院进行全面托管。聘请省院专家、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俊担任院长,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等改革序幕。
引进先进管理模式。一年多来,省院先后派出专业管理团队,从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人事管理、院感管理、护理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对医院门诊、信息管理、流程布局等工作现场“把脉”,同时,修订完善了33项管理规章制度,实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使医院各项工作充满活力。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实行托管以来,省院采取“团队对团队”、“科室对科室”的导师制方式,先后派遣71批专家人次,医院管理层、临床、医技等业务科室等进行传、帮、带、教,通过门诊、查房、手术和讲座等方式,全面进行帮扶指导,同时,派遣8名常驻专家。今年一季度,常驻专家开展门诊次、教学54次、查房次、手术次。
狠抓医疗服务质量。该院把强化20项医疗核心制度和狠抓医疗质量列为首要任务,邀请专家进行核心制度专题培训,重新修订8项业务制度,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方案》,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质量考核,两次业务查房;每季度进行一次医护人员三基考核。同时,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由51个增加到个,入组率50.2%,入组完成率达到98.51%。
医院学科建设。省院派遣普外科、泌尿外科、介入科等学科常驻专家,指导帮扶学科建设,该院先后设立了介入科、泌尿外科和眼科。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风湿免疫门诊,心内科CCU室正式运行。截至目前,该院已开展新技术项目73项,其中多项填补了河津市及周边县市的空白。年医院签署医联体帮扶协议,提出“1+1+1+3”新模式,即三年内派1名院领导包干帮扶医院,派1名中层副职到医院挂职担任副院长,派1名博士进行定期帮扶,医院建设3个拳头学科。今年3月23日,医院副书记周芸带队,有关专家对介入科、普外科、急诊科进行摸底、调研,制定了帮扶计划。
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制定年—年人才培养、人才梯队建设计划,通过自主招聘、人社局公开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洽谈会等引进高级人才名,全院现有高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人,博士2人,研究生32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邀请院外48名专家(其中26名省院专家)开展相关专业专题讲座,为全院临床、医技科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院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以基层院所为依托夯实基层
去年5月24日,省医改办确定河津市为第二批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县。按照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路径、目标,河津市有序推进一体化改革工作。年8月4日,河津市医疗集团挂牌成立,集团涵盖医院、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13家医疗单位。
组建后的医疗集团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所属医疗卫生机构法人资格、单位性质、人员编制、政府投入、职责任务、优惠政策、原有名称不变,实行统一管理,同质化服务。医疗集团对12个分院院长进行聘任,对各分院进行医疗集团挂牌,统一了集团标识、标牌和职工服装。整合建立医疗集团医学检验、放射影像、消毒供应、药品供应保障、健康管理等业务中心,统一调配医技资源,实现市域内资源共享,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集团成立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统计、药品供应保障、医学检验、放射影像、消毒供应、公共卫生等16个管理和业务中心,实现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医院医院绑定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同时,举办全省“医卫双优”下基层肝胆及血管外科学术交流会,组织河津市医疗集团及全市各医疗机构和周边县市余名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培训。
以四级诊疗为载体上下联动
河津市积极构建省、市、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同质化服务,形成分级诊疗新格局。在医疗集团内,省院专家定期下乡义诊、坐诊、帮扶指导基层医疗服务;医院专家严格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全人、财、物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相关制度,组建专家巡回医疗队,下乡进村,改善群众就医感受,选派医疗骨干对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下沉人员定期深入乡镇卫生院通过门诊坐诊、业务查房、业务讲座、手术带教、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积极开展新业务。同时,医院还安排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分批来院进修、轮训,每批不少于半年。年至今,共开展专家下乡巡讲5次,派出骨干医师44人次进行帮扶,组织开展6次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培训,乡村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资源的延伸和拓展,有效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提高了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河津市积极建立健全“乡村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双向转诊病种及流程,并将病种由原有50个增加到个,真正让65%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有效就诊。
该市根据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要求,下发了《河津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一”活动实施方案》,河津市下派名二级医疗机构专家,同乡村两级医生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1+1”服务团队个,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学龄前儿童、孕产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有签约服务需求的居民,重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组织一次宣传活动,提供一次上门服务,开具一份健康处方,进行一次跟踪随访,建立一个转诊通道,开展一次免费体检”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一”活动。目前,已签约的辖区居民家庭户,签约人数人,签约覆盖率达到6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人数为人,覆盖率达到86.8%以上。
以创新服务为抓手惠及群众
一体化的实施,初步实现“五升三降”的改革目标,即医保实际补偿比上升,县域患者下转率上升,居民健康素养提升,乡镇卫生院普通门诊人次上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提升,居民自付费费用下降,患者外转率下降,急慢性疾病患病率下降。建立三医联动机制,医疗集团与医保部门签订了协议,实行总额预付、打包付费、结余归己,超支合理分担的管理办法,利用医保总额打包付费的杠杆,从保疾病转向保健康,让参保人员少得病、不得大病,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特别是在签约服务上,医疗集团以一体化改革为抓手,细化签约服务内容、流程、规范,把医疗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农村,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通过一年的运营,基本实现了县乡一体化90%的患者在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保证65%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目标。
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是河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下一步,该市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托管的优势提高全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强力完善医疗管理新格局和分级诊疗新秩序,不断增强医疗集团服务能力,全方位推进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工作,打造“家门口”医院,让老百姓“足不出市”医院的诊疗服务,提升河津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河津市人民的健康释放出更大的红利。
转载自《运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