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文娟通讯员郝东亮王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要实现全民健康,离不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为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各地政府在运动场地和设施建设中综合施策,高质量“15分钟健身圈”不断涌现。“去哪里健身?”这一曾经困扰百姓的难题,有了更好的答案——医院所在的运城市为例。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健身运动产业发展力度,全市现有体育场11个、体育馆11个、全民健身中心9个、体育公园或健身休闲基地4个、健身俱乐部15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全民健身方兴未艾。
但“爱运动”更要“懂运动”。在这一热潮中,一些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因为缺乏科学运动及急救知识而发生意外的事例时不时地刺痛着我们的心。
如何筑牢全民健身网底,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丰富健康细胞,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把医院“建”到公园里。
这,医院摸索出来的“兜底处方”。
故事:七旬老汉登门致谢:“健康小屋”救了我的命
8月25日,68岁的张建民(化名)带着老伴、孩子,专医院急救科,感谢医生的“救命之恩”。握着接诊大夫李银琦的手,张建民心绪起伏。当得知自己的及时抢救,与事发地的“健康小屋”密不可分时,他激动地说,“健康小屋”救了我的命!
时间回到1个月前。7月22日早上九时许,张建民在运城市区的体育公园进行锻炼时,突然感到头晕、胸闷,并发生了晕厥。随行人员立刻呼救,公园工作人员立刻医院的急救电话。
9时32分,医院急救科接到电话,立即启动“健康小屋”急诊出诊流程,两名医护医院一街之隔的事发地。测生命体征、测血糖、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医护人员给予一系列紧急处理,这时,老人已经恢复了意识,随后救医院给予后续诊治。医院,仅仅耗时13分钟。
正是得益于这分秒必争、措施得力的急救手段,张建民转危为安,这才发生了之前的一幕。
背后:医院“建”到公园里,人民群众得实惠
日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年)》,从国家层面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文件将全民健身行动列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全民健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其中,为了保障全民健身的顺利推行,文件指出,“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构建运动伤病预防、治疗与急救体系,提高运动伤病防治能力”。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作为
作为运城市医院,年4月,医院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丰富健康细胞,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与体育公园试点建设“健康小屋”,配备身高体重仪、血压仪、视力表、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健康自测仪器。
另外,医院不断丰富“健康小屋”内涵,依托党支部、志愿者的力量,组织医护人员每月围绕不同的主题日,在健康小屋定期开展健康义诊、急救演练、健康科普等活动,全力把其建设成为面向群众的健康科普“微阵地”、健康促进“加油站”。其中,针对体育锻炼中出现意外这一情况,医院还开通了绿色急救通道,制定了体育公园意外伤急救处理流程(针对公园工作人员和群众使用)、体育公园健康小屋急诊出诊流程(急诊医护使用)切实护航健身人群的生命安全。健康小屋工作人员专门组织公园员工参与急救知识培训和演练,让公园的工作人员能及时正确呼救,必要时参与急救。前述中的张建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作为“健康小屋”的筹划人,医院健康教育科科长赵燕霞告诉记者,从“落户”公园至今,“健康小屋”已为数百人次提供了服务。“‘健康小屋’可以医院,它开放后,增添了老百姓求医问诊、了解健康知识的途径。通过常规的体检,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及时提供健康预警,膳食和运动调理建议等,有效控制和降低他们的发病几率。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市一些人流量大、人群集中的公园、体育馆等活动场所,逐步推广“健康小屋”,进一步丰富健康细胞,筑牢全民健身网底,全力守护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