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推出德孝美文婆婆也是妈史红霞 [复制链接]

1#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朔风凛冽,但依然挡不住我们周末回老家与老人团聚的脚步!坐在车上,翻看着抖音,再一次看到上次回老家看望我94岁的老婆婆时跟婆婆合拍的一段视频“婆婆也是妈”,不觉心头一热,婆婆与我亲如母女、和谐相处30多年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年农历11月24日,在鼓乐喧天、鞭炮声声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我和爱人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从此我便正式成为了张家的四儿媳妇,也开始了与婆婆相处的日子。

当时,农村讲究结婚后小两口要在家待十日。那几日,我这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儿,周围一切都是陌生的,因而慎言谨行,手足无措。婆婆怕我受委屈,每天对我问寒问暖,呵护有加,挑我最喜欢吃的饭菜做,家务活也舍不得让我去做。每天早上,我和爱人一起床,不等洗漱完毕,她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桌上让我们吃,吃完饭也不肯让我洗碗。每到晚上,婆婆都要提前给我们把炕烧热,把炉火伺弄得旺旺的。怕我们中煤气,睡觉前她总是跑到我们房间,细心检查一下烟筒是不是通畅,窗户是不是留有小缝隙,等一切安排妥当,然后才放心地离开。

结婚头十天里,每天晚上都有爱人村里的同学和朋友前来闹洞房、逗乐子。每到黄昏,婆婆总是提前把煮好的鸡蛋、糖块、点心等好吃的送到我们房间,说:“你们是在外边干事的人,和村里的人不一样,千万别舍不得让闹洞房的人吃好吃的。”正是受婆婆这一举动的影响,这么多年来,我们只要回老家,都要提前准备一些点心、水果和烟酒,招待串门聊天的邻里亲朋,与大家相处越来越融洽!

结婚满十天后,我和爱人各自奔赴工作岗位了。那时我和爱人还是两地分居,我在稷山县县直幼儿园,他在运城行署教育局。每次离家前,婆婆都要给我们各自带上几个她亲手烙的饼子,或者是亲手蒸的包子。我到现在都能想起那烙饼和包子的可口美味!

婚后一年多,我们的宝贝女儿瑞珍出世了。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紧张的夏收割麦就开始了。娘家妈侍候了我三天,就要急着回清河家去抢割麦子。我实在舍不得让妈走,但是,农活耽误不得啊!第四天起,就由婆婆来侍候我坐月子了。起初,我很不习惯婆婆住在我跟前,但是,已经侍候过三个儿媳妇和六七个孙孙的婆婆,不论是照顾孩子还是照顾我,动作都是那么娴熟和老练,她那无时无刻都挂满汗水的慈祥的笑脸,对孩子、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疼爱和体贴,使我很快适应了婆婆的照顾。婆婆每天起早贪黑,忙前忙后,为婴儿擦屎擦尿,洗换尿布;为我洗衣做饭,甚至给我洗脸擦身。我要给孩子洗尿布、衣服,她死活不让,说月婆子沾凉水会落下月子病。一个多月下来,我竟然觉得我离不开婆婆的照顾了。

产假满后,我要去上班了。婆婆因家务繁杂、还要照顾公公吃饭,不能跟我去城里看孩子,但她早就约好了一个自家亲戚随我进城带孩子,并事先主动把带孩子的钱给人家付了。一个农村老婆婆能做到这一点,真是令人感动。女儿断奶后,婆婆便要求把孩子给她留在村里,由她来带。就这样,我的女儿三岁前大都是由我的婆婆在老家照顾的。

再后来,我们的宝贝儿子鹏珍也出生了,由于我调到运城人民路学校工作,儿子不到一岁就断奶丢给了已是65岁的婆婆和公公,他们一带就是四五年!在将近多个日日夜夜里,老两口对孙子呵护备至,关爱有加。照看孙子到底受了多少苦累、煎熬,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只有他们二老自己知道!那时,每周六我都要从运城搭公共汽车颠簸两个多小时回老家看孩子,第二天下午又要依依不舍地离开。此时,婆婆总是安慰我说:“你放心走吧,我和你爸会把娃带好的,你和俊耀好好给公家工作,不要操娃的心!”

那时,婆婆不但替我们抚养孩子,经济上还时不时地接济我们。九十年代初,我和爱人两个人工资加起来刚过百元。女儿也跟我们在运城上幼儿园。我们住在地区教育局后院筒子楼的一间半房里,房间里只有机关配备的几件简陋的木床和桌椅,很是寒酸。我们省吃俭用,就想攒钱尽快置办一台彩电和一套组合柜。但每月除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的工资,让我们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一次我们回老家,婆婆知道了我们的心事后,拿出来几百元,让我们回运城后买个彩电和家具。我知道这是她和公公每天起早贪黑合塑料绳挣的辛苦钱,死活不要,但她硬是塞到我的口袋里。那一刻,我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我们每个周末回到老家,都不顾劳累帮婆婆公公搅机子加工塑料绳。不管我干得好与坏,多与少,婆婆每次都会发给我超出我劳动价值的“工钱”,而这些“工钱”也的确帮了我不少忙,让我们的生活少了很多忧愁,令我对婆婆感激不尽。

由于婆婆公公不断在经济上给予我们资助,又帮我们照看孩子,从而使我和爱人少了许多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任人民路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期间,经常要外出学习考察。每次外出前我都要给婆婆打电话,要她从稷山到运城帮我带孩子、料理家务。而婆婆总是很爽快、很高兴地答应,立即放下手头的家务,第一时间赶到运城,并把孩子照顾得周周到到,把我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

天有不测风云。年3月份,我在工作中不慎将腰扭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滑脱,压迫神经,疼痛难忍,不能正常生活。保守治疗了一段时间,仍使病情毫无改善。无奈之下,爱医院医院的专家,都说非要做手术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医院做手术的那天,婆婆和公公凌晨四点多钟就起床,召集我婆家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大姑姐姐夫和侄子、侄女、外甥共二十几个人,开了几辆车,从老家驱车70多公里,于七点前医院,为正要上手术台的我“壮胆”。在我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婆婆一众亲人簇拥在手术室门口,都是满含热泪鼓励我!我清清楚楚记得,婆婆拉着我的手说:“红霞,你千万不要害怕,这就是个小手术,一会儿工夫就做完了。手术做完就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那一刻,我泪流满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从那一刻起,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在婆婆家的地位是很高的;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暗暗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更好地孝敬我的婆婆公公,善待我的亲人们!

手术出院后,我在床上整整躺了一百天。期间,八十周岁的婆婆除了日夜伺候我饮食起居、陪我聊天外,每天还给我按摩腿脚和胳膊近半个小时。每次一看到按摩完后的婆婆满头大汗,我便止不住鼻子发酸!那一百天里,婆婆还特意安排她另外三个媳妇和一个女儿轮流到运城来伺候我,使我平安、顺利、快乐地度过了一百天!那一百天,使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亲情,懂得了亲人的真正内涵!那一百天,使我与婆婆、妯娌、姑姐的关系上升到了亲如母女和姊妹的情份上,且一直延续至今,亲密无间,和谐友爱!同时我也明白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含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婆婆的无私付出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时时影响着我做人处事,使我懂得了感恩和回报!所以,几十年间,我每次回家都必须给公婆买些他们喜欢吃的点心、水果和肉食。逢年过节,必须给婆婆公公买几件新衣服、新鞋、新帽子。婆婆人样周正,穿上我给她买的新衣服后更是容光焕发,到门前屋后转一圈后,村里的阿姨婶子们总是赞不绝口,而婆婆这时也总要满是自豪地说:“这都是我红霞给买的!”

多少年来,我在人民路学校的同事和均安村的邻里们,都十分羡慕我们婆媳、妯娌之间的和睦相处、亲密无间!年,人民路学校和市妇联先后表彰我为“敬老孝亲好媳妇”。这沉甸甸的荣誉里面,其实饱含着婆婆的榜样作用和无私付出啊!与其说是奖给我这个媳妇的,不如说是奖给我广施仁爱的婆婆的!

婆婆大约八十三四高龄时,有一次我们回老家,公公满脸忧愁地告诉我们说:“我发现你妈记忆力突然不行了,刚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她一会儿就忘了!做完饭忘记关煤气灶,火苗一直呼呼着;炒一次菜就能放两三回盐;唠叨起过去不愉快的事情没完没了……”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她老人家真的是老了。后来,医生说婆婆应该是得了阿尔海默茨综合症(前期)了!还说这个病目前还是不治之症。我们感到非常无助,只能劝说公公顺其自然。那时起,照顾和伺候婆婆的重担就落到了八十多岁的公公(公公比婆婆小四岁)的肩上。

然而,农历年10月26日,平时身板硬朗、思维敏捷的公公,因前晚吃饭过量,突发胃部大出血,医院住院不到24小时后,抢救无效,溘然长逝。虽然公公去世时没有来得及给我们留下一句话,但早在公公去世前一个月的某个礼拜天,公公曾对我说:“红霞,我觉得我今年身体好像不太好,如果哪一天我突然不在了,你们就把你妈照顾好,把你妈交给你我放心!”我当时还开玩笑地说:“爸,您胡说啥呢!我们还指望您活岁呢!有你们在,是我们的福气!”谁料,仅仅一个月后,公公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当时已是87岁高龄、脑子时而清楚时而糊涂的婆婆,这可愁坏了我们。

公公去世后的第三天,一时脑子清楚的婆婆突然对我说:“红霞,你爸钱都在那个抽屉里,你说让他们(指其他哥嫂)看吗?那些钱大部分还是你这几年给我们的,我们平时花不完攒下的。你让看我就把钥匙给你,你说不让看,我就不让他们看。”听了婆婆的话,我边哽咽边说:“把我哥嫂们都叫来,当着大家的面,把抽屉打开,数一数到底有多少钱,让大家心里都有数。”哥嫂们到齐后,打开抽屉一数,元!我也没跟爱人商量,当场作主对大家说:“咱爸留下的这些钱,咱们都不能动,全部作为咱妈的养老钱!从今以后,咱们轮流管咱妈。我和俊耀离得远,咱妈又不愿意去运城,全靠你们多费心了!谁家管咱妈,每天从爸留的钱里给谁出50元的生活费。钱花完了,只要咱妈仍健在,往后的钱由我和俊耀全部出。”

兄嫂和姐姐姐夫们也是精心呵护,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着婆婆。大约过了一年后,村里的玉璧敬老院开业了,院长主动上门作我们工作,要求把婆婆送到他们那里,由他们来照顾。婆婆一听说那里有吃有喝,还有人说话照顾,很乐意去。抱着试一下的态度,我们把婆婆送到了离我家只有米距离的玉壁敬老院。谁料,婆婆来到这里,也不骂人了,也不感冒了,原本医生断言只能再活半年时间的婆婆,在敬老院一呆就是七年多。

婆婆今年已是94岁的人了,脑子更不好使了,大部分亲人去看望她,她都不认识了,但我每次去了,她总能清清楚楚地叫上我的名字,而且还会拉着我的手对敬老院的护工说:“我红霞可好哩,天上没有,地上少有。”边说边做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护工们也告诉我说,我婆婆每天都念叨我和俊耀,还有我们的两个孩子(因为我这两个孩子都是婆婆一手带到快上学前班的)。

“婆爱媳,媳敬婆,婆待媳妇似亲生,媳妇视婆如亲娘”。自从我年龄还不算大的娘家妈年夏天因病突然离世后,我更加珍惜婆婆还健在的日子。能经常与婆婆在一起唠唠嗑,能有叫妈的机会,这是我生活中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虽然婆婆与我们说话交流时常常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甚至闹出很多笑话,但我却觉得与婆婆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十分开心。敬老院有些新来的护工和老人们看到我与婆婆笑逐颜开,亲密无间,都认为我们是一对亲母女。知道实情后,都羡慕地夸赞:你们婆媳俩比亲母女还亲呢!

今年初秋时节和重阳节前,我和爱人先后两次组织邀请市蒲剧团的梅花奖获得者吉有芳、贾菊兰、李小芳等名家朋友,前来婆婆所在的玉璧敬老院,为老人们义务演出了大家喜闻乐听的蒲剧和眉户选段,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快乐与祝福,也让我的婆婆在有生之年好好过了把戏瘾!我知道这是让戏迷婆婆感到最欣慰的事情!

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婆婆的善良淳朴、心胸宽广、关爱家人、任劳任怨和乐于助人、和睦邻里的优良作风一直感动着我,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潜入我的修为。尤其是,她教会了我如何作婆婆。如今,我作为已四年多的婆婆,对儿媳妇也关爱备至,亲如闺女;儿媳妇也对我体贴入微,嘘寒问暖。儿媳妇常对人说:“我要向婆婆学习,一定把她孝老敬亲的好作风发扬光大!”

“婆婆也是妈,您一辈子辛苦啦,儿媳妇来报答,让您快快乐乐度晚霞……”愿我的婆婆妈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好余生的每一天!我会永远珍惜这段婆媳缘!也希望“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太平矣”!

作者简介:史红霞,女,生于年4月8日,中共党员,稷山县清河镇清河村人,运城市人民路学校教师。年毕业于运城市幼儿师范学校,后进修于山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曾任稷山县县直幼儿园副园长,运城市人民路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人民路小学年级主任等职务。先后荣获运城市劳动模范,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