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权威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在运城,“会”指的就是“古庙会”和“集市”,一个凝练的“会”字,凸显河东百姓对这种传统贸易活动的亲切感。
为何要概括为“会”呢,简单来说,就是“会”代表着人多,人流大,人气高吧!
又话说运城立集设市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出现,至隋唐时,庙会盛行,尤其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九月初九的解州关帝庙古会,各地商贾云集,货品琳琅满目,繁华异常。清代时,运城集市除已有一定规模,还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解放初期,运城集市贸易有11个,成交品种种,六十年代后,运城集市贸易则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文命”期间集市贸易市场日益减少,到年3月时,集市贸易全部取缔。直至年后,才开始逐步恢复。
如今,在运城农村各地,集市贸易蓬勃发展,促进了生产,活跃了经济,方便了群众生活。
虽然对于很多乡民来说,村内有了便利店,网上购物也方便,乃至光景好了,家里添置小卧车了,进城购物仅是多半小时的事,但家门口的集市贸易,仍是最贴心的选择。
在这儿,不仅能就近买到所需物品,还能时不时遇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或巷人,或次家的、或舅厦的,那独有的乡情味,是运城人对“会”有着异乎寻常热情的缘由所在,也是“会”牢牢扎根在泥土之上的生命内核。
而对于久居在城市的市民来说,尽管市内也有早市、农贸市场等类似的商品交换形式场所,却依旧没有农村“会”上的那种实实在在的烟火气,以及一种心灵上的情感皈依——乡愁。
盘点运城农村的“会”,以盐湖区为例,逛会还是很方便的,只要你有时间,天天都有逛的地方。
在盐湖区,“会”的时间也是按农历开市,有的地方逢单,有的地方逢双,各乡镇和比较大的村庄都有市集。
以市中心(邮电大楼)周边二十公里以内的集市而言,北相、龙居、安邑、陶村等地的“会”,就是逛会好去处。
其中,北相会的“会大”是其一大特色,摆摊者从运稷路口开始,一直贯穿整个镇里街道,绵延两公里有余,走着挨家逛的话,着实锻炼脚力。
而这四个地方的“会”,除了龙居镇,其他均有公交直达,如北相是3路、安邑是12路,陶村是18路,城乡出行很是方便。
逛会其实也有门道,应先从右边逛起,走到头后再逛另一边,左右兼顾那会乱了阵脚的。
会上东西的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城里有的这里基本也有,但价格、质量和档次以便宜实用为主,如服装鞋帽类,而农人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很明显更受到买家欢迎。
会上最热闹的地方往往就是各个小吃摊位,上会不饱餐几道当地传统风味小吃,如解州羊肉泡、北相胡卜、车盘油糕等,那是引以为憾的。
若说现在农村“会”上最具有农业特征的商品,那就是农具、农资摊位了,每到春耕及农忙时节,选购铁锹、锄头、撅头等农具的老农就围满了摊位。
当然,上会也有那些不为买东西,就为看人、看稀奇、看乡愁种种,图在人群里挤个热闹,也不失为一种生活乐趣。
而说到盐湖区的古会,各村沿袭下来的传统古庙会也是不少,都寄托着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如二月二舜帝陵古会、二月初九磨河古会、二月十五社东古会、十月十八汤里古会等,均是远近有名的古庙会,除了唱大戏的标配,还有一些重要民俗活动,如舜帝陵古会的尧舜禹关四圣出巡、磨河古会的狮子上老杆等,皆有着浓浓的河东地方风情。
而有的会期较长的古会,更是让人逛得过瘾,如社东风圣庙古会,下段药王庙古会等。
一般而言,集市这种“会”基本都是本乡镇的人去,古庙会这类“会”相对来说去的人更广,但无论何种“会”,这样的烟火气,这样的乡土味,这样的节日感,都是很多运城人心里永远抹不去的家乡记忆。
舜帝陵古会
舜帝陵古会
舜帝陵古会
磨河古会
磨河古会
磨河古会
社东古会
社东古会
社东古会
附二十公里内“会”(集市)开市时间表:
农历1、4、7开市的有,陶村、东郭、常平、金井、冯村、寺北、东古等;
农历2、5、8开市的有,北相、龙居、西姚、王范、豪德市场等;
农历3、6、9开市的有,安邑、南庙、车盘、曲村、泓芝驿等;
另有1、7开市的雷家坡,3、7开市的姚孟,4、9开市的留驾庄,5、15、25开市的东留等等。
北相会(集市)实拍:
龙居会(集市)实拍:
南庙会(集市)实拍:
(责编:马旦)
谢谢您的阅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