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运新城bull冯建国黄河与运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www.yidingxuansz.com/zjdy/m/Index.asp?page=1

河东人讲河东轶闻丨运城人听运城故事

*河与运城

作者:冯建国

我很庆幸自己生长在*河岸边,我们的村子与*河的直线距离,也就是六七十华里的样子。不过在我们那个时代,六七十华里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即使是十数八里的县城也是很少去的。事实上,我也曾随着父亲去临晋镇赶集卖过菜的,镇上离*河也就是几里地,可是也没有时间、没有意识去*河边看看,更别说是像现在去畅游一次。而且那时候的“游”字可不是什么褒义的,常常与“游手好闲”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上儿时*河在我的印象里很遥远,很模糊。直到参加工作后,在一次去西安的火车上,路过风陵渡大桥,才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河。浩浩荡荡,波澜壮阔,巨浪翻卷,奔腾不息,这就是我对*河的第一印象。

后来去的次数多了,对*河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理解了“母亲河”的意境,对*河便肃然起敬起来。河流被人们看做是生命的源泉,人类文明的摇篮,自古以来,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大水河流,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主要活动场所。世界上的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恒河等河流,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相继产生了埃及、巴比伦(今伊拉克一带)和印度等文明古国。而我们身边的*河,也被称作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与长江一道,孕育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也孕育了我们的运城。运城古称河东,名字与*河和盐池有关。河东源自*河之东,运城得名盐运之城,可以这样说,没有*河便没有河东,没有盐池便没有运城。

也许我们对*河多一份误解,因此上每每说到*河,人们便会想到诗仙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耳边也会响起光未然先生的《*河大合唱》交响乐:“风在吼,马在叫,*河在咆哮……”其实如果去过*河的源头,看到的是约古宗列盆地的条条小溪,涓涓细流,清澈晶莹,缠缠绵绵,真像喝一杯青稞酒,唱一曲藏族民歌,匍匐在绿草地上。再看那雪峰绵亘,湖泊闪烁,草滩茫茫,牛羊成群,珍禽异兽随处可见,身边是一幅风光绚丽的高原画卷,你便想纵情,你便想蹁跹起舞,即使你是一个鲁莽的汉子。而且*河一路走来,沿途还孕育出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风光奇丽的峻岭高山,广阔肥美的沃土平川,粗犷豪爽的*土高原,也还孕育出充满着神奇与深远的*河文化。

话说的有点远了,来到我们运城,不能不去领略*河的风光,那样你会感到一缕遗憾。因为运城境内的*河,有着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风情,她会像母亲一样的对你温柔。溯流而看,绵亘万里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喇山,出昆仑,汇洮湟,穿大漠,驱流沙,劈峡谷,七回八转,浩浩荡荡。从河津寺塔西侧进入运城境内,挟裹着不可一世的豪情与霸气,从晋陕大峡谷横空出世,留下“*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气象后,却敞开胸怀将自己放纵,早已没有了“*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愤怒,骤然间开阔了许多,形成浩瀚无际、漫卷山河的壮阔,孕育了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文化,有史论道,“*河流域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的最主要的发祥地”。

阳光下,*河波光粼粼,宛如一条硕大无朋的缎带,缠绕在运城的肩臂上,孕育了中华民族,被称之为母亲河当之无愧。走进运城,就恰如走在母亲河的怀抱里,便会领略到华夏民族的古老文明。运城人也不吝啬,将整个心儿敞露,顺着飘带一样的沿河公路,你会与*河不离不弃。送给你的是轻吟的浪声,闪烁的波光,还有*土高原的风光,时尚水果,美味小吃,以及河东大地上的特色建筑与风土人情。在运城境内,*河由北向南流经万荣、临猗、永济等县市,来到芮城风陵渡,穿过中条华岳折身向东流去。再过平陆、夏县,最终在垣曲县的碾盘沟出境,穿越了运城8个县市公里,留下了船窝渡、龙门渡、庙前渡、吴王渡、蒲津渡、风陵渡、大禹渡、太阳渡、茅津渡、马蹄窝渡……

出运城向西行,是山清水秀的永济市,沿着运风高速公路,一路上绿绿葱葱,心情由此放松。历史上一首《登鹳雀楼》,被誉为首唐诗桂冠之作,最能代表“经典唐音”,中国三岁*口小儿都能朗朗上口:“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作者王之涣,字季凌,是运城绛州人;登的那座鹳雀楼,就位于永济古蒲州*河岸边。所以人们来到运城,一般都会去凭吊古楼,登高望远,便自然而然地看到莽莽苍苍的*河。也就是在那幅白日依山、金波闪闪的画图中,发现*河在这里像一只弯曲的臂膊。这个湾被称作大河湾,将整个儿运城拥抱在自己的怀抱中。

秋天*河很美,秋天的运城很美,*叶霜花,金风飒飒。那一次,我和几位喜欢河东文化的朋友相约,一道向大河湾走去。也许是故乡的缘故,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河自古九曲十八弯,她最壮丽的一弯,莫过于“*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的风陵湾了,*斧神工般的抛下了河东这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久远的历史文化与苍峻的高原地貌一样古老而凝重,我们看到了世纪曙猿、西侯度火种、中国最古老的盐池;我们看到了炎*蚩尤涿鹿之战、后稷稼穑、嫘祖养蚕、傅说版筑的遗址;我们看到了后土祠、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我们看到了女娲、舜帝、文公的陵墓。我们看到了禹王城、虞国旧址、猗顿的故城;我们看到了秀丽的山水,还有厚重的文化……这一切,无不烙刻着*河的烙印。

我愿将颂歌献给*河,我愿将颂歌献给运城。*河的美,在于揽百川之宏壮,莫尚美于*河;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河的美,还在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运城这片土地上,*河用她的乳汁,孕育了诸如魏文侯、晋文公、介之推、张仪、荀子、李冰、关羽、裴秀、卫夫人、王通、王勃、王维、柳宗元、薛仁贵、裴度、吕洞宾、司马光、关汉卿、薛瑄、杨清秀诸多先贤名宦,还有裴、王、薛、柳诸多名门望族,为中华民族的进程写下了诸多传奇与故事……我们站在垣曲县的舜王坪上,借东来曙光,携秋风凉意,望着离境而远去的*河,恍然间悟到:这就是运城,古称河东,与*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河,坚韧不拔,执着不悔,不论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始终向着目标进发,从不低头屈服,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TLEEND

(本期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侵删。责编:仝丹)

作者简介

冯建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醉心文化,热恋故土。一个自知无为却要为之的痴人,曾做文案,如今闲客。平生略喜孤独,能涂两笔草鸦,有二十几本残书问世,约万余俗言。最心仪者《千年河东》,最尽力者《走遍河东》(13卷)。最受读者欢迎者《万世人极关云长》,最令乡人添堵者《祸起大河东》……道路还须前行,愿读者岁月静好。

往期回顾

墨韵流淌铎声远振教学相长渐入佳境

油盐酥馍片

总理年货福同惠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