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方黑板,描画人生七彩。几支粉笔,播撒真理博爱。三尺讲台,传承历史、现在和未来。在中华文明发源地——山西运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如春雨浇灌着孩子们的成长,如马达般推引着学生们的进步,如烛火般照亮了学子们的前程。他们是咱运城的好老师,普通而不平凡,默默无闻里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着运城教育的辉煌。今天起,山西新闻网运城频道《运城教育》带您走近他们,用镜头和文笔记录他们身上的美好故事。
山西新闻网运城频道讯年,高考放榜,运城市芮城中学一个班39人全部达一本线,其中29人被学校录取,2人达清华、北大录取线。消息瞬间刷爆朋友圈,班主任裴亚芬的名字也在须臾之间传遍芮城的街头巷尾。
芮城中学教师裴亚芬
裴亚芬,芮城中学班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运城市优秀班主任、运城市优秀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芮城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教18年,担任班主任达13年。十三年间,她几乎是在“白+黑”“5+2”中度过。
迎着晨曦而来,披着月光而回。裴亚芬每天陪伴学生超过15个小时,正是这样非母亲胜母亲的温暖陪伴,让她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才使得她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从而“满山花开遍地红”。
重担在肩,信心是她的“强心剂”
年高考,芮城中学有两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全校上下,群情振奋。等一切平静过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裴亚芬所带的新高三卓越班。随着全社会期望值的不断攀升,裴亚芬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我有能力带好这个卓越班吗?”“班级的老师们有信心吗?”“同学们有信心吗?”“我该如何带好这个班?”……一连串问题不断向她抛来。于是,裴亚芬找来了去年高三卓越班历次成绩进行对比,发现实际困难大大超出预料。
高三第一次全市统考,裴亚芬所带的班第一名在全市排名29,前一百名只有3人。而去年同期班级学生第一名居全市第一,前一百名有7人。如此的差距,这样的成绩,冲刺名校希望太渺茫,裴亚芬的压力愈加沉重。
当裴亚芬将自己的顾虑告诉她的团队老师时,大家说,卓越班必须要有卓越班的方法和地位,我们跟你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裴亚芬顿时信心倍增,开始进行精细化教学管理。
好“苗子”才能结出好“果子”。裴亚芬与其他六名老师逐一分析学生情况,成绩、性格、优点、缺点、有无弱科等等,随后分工和学生一一交流,最终确定了无弱科、学习习惯好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各6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引领班级同学进行学习。
优秀的学习小组只有在优秀的团队中才能获得良好发展,在班级管理中裴亚芬更是狠下功夫。要求每位同学进入高三后先写出自己的目标和打算,贴在床头,时刻提醒自己刻苦努力,不能有丝毫懈怠。每天早饭、午饭前带领同学们宣誓,振奋学生精神。利用班会时间,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方法,畅谈困惑与收获。裴亚芬则在晚上睡觉前,将每个同学当日情况进行“回放”,如有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学习有所松懈的,第二天早上逐一进行谈心。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裴亚芬所带的班级第一名排全市第9名,有5位同学跻身前一百名。成绩的回报,给了裴亚芬和她的团队们莫大的鼓舞和动力。她们对学生们的关心更是细致到学生上课的眼神,交谈时的语气,答卷上的符号,笔记上的标注上,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困难面前,真诚是她的“助推器”
年,高三备考进入关键阶段,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推迟了开学时间,裴亚芬心急如焚。疫情期间,丈夫和外地回来的公婆一起被隔离,只有她一个人独自带孩子,时间比往常更紧张。早上五点多起床,让学生在网课班级群签到,为防止学生偷懒,每天裴亚芬就换不同的签到方式和学生互动,有时,她用语音发一句激励性名言,让同学们照读。有时每人念一小段文章,有时没人发一段学习视频。白天出了抽查学生学习状态,还要备课、上网课、线上批阅作业、回复学生单独提出的问题并与家长进行交流,每天都是忙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能睡觉。
习惯了面对面交流,长时间不能接触同学们,裴亚芬心里总是不踏实,就将手机上保存的开学初每位同学写的目标发在群里,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初心。有好几次深夜趴在床上给班里同学编辑文章激励他们,希望他们自主自律,结果不小心发了出去,凌晨三点,家长竟然立即回复了她,裴亚芬潸然泪下,她清楚的知道,孩子不能正常上课,家长比她们更煎熬,作为老师,一定要想更多更好的办法,引导学生在家自觉、自主学习。
疫情减缓,高三终于重返校园。全校封闭管理,虽然生活有各种不便,且每天6个小时上四个班级的课与自习,3个小时批阅学生试卷,还有各种疫情防控会、填写表格,但对于来之不易的课堂教学,所有的老师们都非常珍惜。裴亚芬将备课时间调整到宁静的晚上,严重的睡眠不足,她还能克服,让她最担心的是很多同学从来没有住过校,生活上、心理上的不适应,不断有同学向她诉苦。四月初的一天晚上裴亚芬在查宿舍时,发现少了一名同学,同学们说他因为成绩不理想,坐在操场不愿回来。寒风料峭中,裴亚芬陪着这名同学谈了一个多小时,才让他放下包袱,回宿舍休息。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班里很有希望的一名同学情绪很不稳定,成绩从全市前10名,跌倒31名,裴亚芬跟他交谈后得知,他怕自己考不好,对不起家长和老师。各科老师及时与他谈心,一起分析试卷,帮他减轻压力,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心,最终这名同学如愿考上满意的大学。
亲情藏心,学生是她的“动力源”
年4月1日,正当裴亚芬带着同学们冲刺高考之际,把她从小带到大的奶奶不幸去世。闻听噩耗,裴亚芬悲痛欲绝,很想去看奶奶最后一眼,送她最后一程。但是,根据疫情防控规定,出了校门再返回学校,需进行核酸检测,还要观察两周。高考在即,分秒必争,亲情放不下!学生们也耽误不起!经过痛苦抉择,裴亚芬强忍泪水,点燃蜡烛,向奶奶家的方向跪地遥拜,这也成了她一辈子的痛。
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去学校,儿子还在睡梦中,当晚上快十一点回到家里时,儿子又在睡梦中。母子俩总是在这样的方式中碰面。有一天晚上,回到家的裴亚芬看到桌子上有个纸条,上面写着:妈妈,化学好难啊,上课认真听也不太懂,这次只考了三十多分,帮我想想办法好吗?裴亚芬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此时才意识到,只顾着当一位称职的班主任,却忘记自己还是孩子的妈妈。看着儿子写字桌前自己列的学习计划,床头上张贴的一张张化学总结,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别人家母亲嘘寒问暖,加油鼓劲,而他一个人却在独自承受,每每想起,裴亚芬都心怀愧疚。值得欣慰的是,儿子通过努力,考出满意的成绩,才让她心里稍稍有所安慰。
年高考揭榜,裴亚芬所带的班级全部达一本线,均分.7分,29名同学被院校录取,张康宁同学以分位居全市第8名达清华录取线,肖莹则以分达北大医学部录取线。裴亚芬和她的团队们经过三年的辛勤付出,默默奉献,终于硕果飘香盈满枝,裴亚芬也成为同行们争相寻“经”探“宝”的焦点。“因为我是人民教师。”裴亚芬朴实的话语诠释了人民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擂响战鼓催征程,策马扬鞭再奋蹄。今年,裴亚芬又担任新一轮高一卓越班班主任,重启她教育事业的新征程,再续高考新篇章。(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