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运城市城市管理
TUhjnbcbe - 2020/11/1 11:40:00

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运城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运城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运发改价管字〔〕号

运城首创水务有限公司、运城银龙水务有限公司、运城弘益水务有限公司:

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镇节水减排,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建城〔〕25号)和《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施意见》(晋发改商品发〔〕号)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我市水价改革,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运城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运城市城市管理局

年8月27日

关于建立健全运城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镇节水减排,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建城〔〕25号)和《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施意见》(晋发改商品发〔〕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建立健全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要以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为依托,以改革完善计价方式为抓手,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标准、落实责任、保障措施等手段,提高用水户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状况、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二是保障合理需求。保障非居民用户合理用水需求,并兼顾不同行业领域非居民的承受能力,多用水多负担。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率先对条件较为成熟的重点行业和用水大户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策,逐步全面推开。

二、目标任务

我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工作从年开始,逐步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年8月底前,对条件较为成熟的重点行业和用水大户建立“超定额累进加价管理”的用水户名录,并在媒体上公布,对列入名录的用水户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管理。年12月起我市城区非居民用水户全面推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管理。

三、实施内容

(一)实施范围

我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实施范围为城镇公共供水管网供水的非居民用水户。

(二)用水定额

依据年7月1日起实施的山西省地方标准《山西省用水定额》(DB14/T-)规定的分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结合运城市用水实际,实行我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1、取得山西省节水型单位(企业、小区)称号的用水户,用水定额值取上限,未取得山西省节水型单位(企业、小区)称号的用水户,用水定额值取下限。

2、对于《山西省用水定额》(DB14/T-)没有规定行业用水定额的,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住房和建设部发布的《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工业节水部分第21项替代执行。

(三)分档水量和加价标准

非居民用水户应当在用水定额范围内用水。超出定额用水的,除按计量的水量缴纳非居民用水对应类别基本水费外,对超定额用水的部分还需按照下列标准缴纳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费用:分档水量和加价标准

1、超定额20%(含)以内的水量加价0.5倍;

2、超定额20%不足40%(含)的水量加价1倍;

3、超定额40%不足60%(含)的水量加价1.5倍;

4、超定额60%以上的水量加价2倍。

对以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为重点的“两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累进加价标准,各档加价标准按1倍、2倍、3倍、4倍执行。

(四)加价项目

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部分仅为自来水价加价,不包含污水处理费等。

(五)计费周期和数据来源

1、原则上以季度为一个周期,实行季考核、季收费。

2、数据来源

各供水、用水单位按时向运城市城市节约用水中心填报年、季度供水和用水统计报表。

单一用水水源(公共供水)季用水量——供水部门按开征名录于季末次月的15日前传至市城市节约用水中心核算平台。

多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或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季用水量——其他供水量由市城市节约用水中心与相关单位部门协议后传至市城市节约用水中心核算平台。

季产品产量——各用水单位按照要求于季末3个工作日内如实将产品产量传至市城市节约用水中心核算平台。

(六)征收和资金使用

市城市节约用水中心定期将考核结果报市城市管理局,审核后下发至供水部门,由供水部门按季度负责该费用的收取,做到应收尽收,不得漏收,并专户储存。

实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形成的收入要“取之于水,用之于水”,其中70%作为供水企业收入,用于管网及户表改造、完善计量设施和水质提升等;30%用于对节水成效突出的单位(企业、小区)进行奖励,用于用水单位节水技术改造、节水器具推广等,用于市城市节约用水中心超定额数据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以及提供数据保障的其它费用(包括核查数据的交通费用)。该项收入要确保专款专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符合有关财*规定和要求。

四、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明确部门责任

根据省发改委、省住建厅《加快建立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施意见》(晋发改商品发〔〕号)的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供水、用水单位节约用水的监督管理。市价格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健全累进加价制度等工作;市城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做好计费周期确定、超定额用水的核定、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资金征收和使用具体管理办法的制定等工作;其他部门及供水企业要配合做好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施工作。

(二)完善配套措施

各有关部门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完善用水计量设施,积极推行智能化管理,提高用水计量效率和精准度,为建立健全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提供更有利的基础条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和水权交易试点。

(三)强化宣传引导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水情教育,大力宣传我市水资源紧缺现状,引导各用水主体树立节水观念,提高节约用水自觉性。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策解读,适时宣传*策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凝聚各方共识,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加强督导检查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城市管理局要加强工作指导、督导和检查,将建立健全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

养成节水好习惯树立绿色新风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运城市城市管理